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

乌鞘/著

2025-03-19

书籍简介

【戳专栏收藏新开文《让外戚再次伟大》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爱~】高考出分首日,刚刚成为某省理科状元的卓某死了。死了,但没完全死。他穿越入一个书香门第的卓姓世家,成了年仅六岁的长房长孙。听着是挺好,但他家老太爷在争储中站错队被砍了头,自己的三个前途光明各有功名的儿子附带全家齐齐流放极北朔州,苦役服刑。卓思衡以为自己拿得是绝地求生剧本,于是潜心学了一身实用生存技能,却没想到几年后新皇登基大赦天下,卓家罪臣身份可免,但想回原籍是不可能的,朔州老少边穷地区还需要建设,给你们一个正常人身份不要再叫了。少年自此决定,既然没了罪臣后人的身份可以科举入仕,那我就用考试改变命运的方式杀回去!他毕竟是在刚高考完智力水平尚处于巅峰时期穿越的,满脑子知识也带了过来,简直是小猫咪嗷嗷叫——全是妙妙妙!然而,他不幸是理科生。在一个科举应试只有文科的时代,他想要改变命运犹如登天。但即便是九重高天,他也未必就登不上去。试登穹庐挽北斗,天自高来我自强。这是一个灼灼少年成长强大、位极人臣颇有养成感的故事,也是他率领罪臣之家重回名门望族的故事。有感情内容,但不多;有种田内容,也不多;有日常生活,算调剂;有可爱女主,就一个;主要还是搞事业,科举和仕途为重点,以及个人成长与自我理想实现的内容;当然把这篇当成一种古代科举做官项目“竞技文”也不失为一个阅读小妙招。一句话文案:穿成戴罪之身重振昔日名门【阅读须知】1、纯架空,非史实,切勿带入真实历史与现实人物;2、官制结构与科举制度本身糅杂了许多朝代特点,总体来说是从唐到宋的一个巨大杂烩,并无唯一指定标准参考,欢迎共同探讨友好交流,但不宜生搬考据硬套;3、本质还是个爽文,因此会为了剧情牺牲一定合理性,特此提前告知;4、尝试新写法题材,可能会有不足,万望可爱读者们见谅。

首章试读

第1章北风其凉(一) 茅屋破窗外是北风号泣,窗内陋室里有妇人哀涕。 “大哥,我是真的熬不下去了……自全家获罪流徙,再到从帝京上路朔州,这期间我家里人再三让我和相公和离,我死活不肯,母亲一病不起,我亦是狠下心嫁娶相随与相公不离不弃。咱们到这来的一路尽是苦难,但有相公在我身边,什么苦累我都愿意挨。可如今……相公弃我离世,即便带着我俩的这两个骨肉,我也……我也没有活着的兴味了。前些日子终于有信到营里,说母亲她……她自我走后便药石无医,半个月后便去了……” 说至此处的羸瘦少妇已是泣不成声,被她唤作大哥的人正是卓家三兄弟的大哥卓衍。兄弟三人被父亲的案子连累,举家流放极北朔州劳苦役,仕途尽毁,妻小相累。卓家二弟在路上病累交加暴亡,三弟于半年前冻毙于劳役的采石井矿,留下三岁一女与另一个尚不足周岁的幼儿。 昔日亲爱手足仅剩卓衍一人,虽刚过而立之年,他却已是两鬓斑白形容枯瘪,静默地听着此番悲语,他的妻子宋氏轻轻搂住三弟妹姜氏因哭泣而颤抖的肩膀,也是泪落不止。 姜氏夫人握紧长嫂的手,相对而泣道:“我父亲年逾四十方有我这个不孝女,如今信上说母亲去后他也忧思成疾,每日尽说些胡话,都是讲我幼时那些玩笑事,我哥哥听了成日的哭,请来的大夫都说没办法……哥哥让我念想当初在父母膝下承欢的日子替自家人想想……他说我相公去世便已是寡居之身,依照律例,只要大哥首肯出具文书便可出寡请离,可我是能脱身,但我的两个孩子……我两个苦命的孩子他们姓卓啊……” 朽窗喑哑摇晃,仿佛北风闻此悲声也欲嚎啕。 “弟媳,不必再说了。” 沉默许久的卓衍忽然开口,他的目光始终只是看着铺满干草的地面,哑了的嗓子里仿佛是用力挤出的声音:“孩子就放在我家,与二弟的女儿一样。你父亲既然想你了,你就回去吧,也去你母亲墓前尽一尽未及的孝道。” 他说得诚恳平静,没有一丝起伏,说完微微偏头,对一直缩在木板床铺一角搂着熟睡妹妹的卓思衡说道:“孩子,明天去跟役营管事借纸笔来。” “是。”八岁的卓思衡自来了朔州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