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人让景王和定王一道?管着?理藩院,景王却连理藩院的正堂都没去?过?。
恭王和端王为了争内务府的权,眼看?着?就要水火不容了,这一位却连争一争的心?思都没有,整日流连京郊的各处道?观。
恭王和端王相争,是眼看?着?大位无望,想?给后人攒点?家业。
别看?恭王膝下只有两个女儿,可外?孙也?是孙。
再说,便是没有后人,内务府的油水,也?足够让人心?动?了。
端王也?正是给后人攒家业的时候,虽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,可家底到底不厚,几代下来,已经是坐吃山空了。
得亏有圣人帮衬,眼下管着?内务府,这才?缓过?一口气来。
如今恭王来争,端王如何肯让?圣人年已八旬,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龙驭上宾。
到时候新君即位,这份差事自然得还回去?。
这也?是端王扛着?不肯让权的缘故。
明眼人都能看?出来太子继位已成定局,恭王又是未来圣人的亲弟兄,只有吃肉没有喝汤的。
眼下却要夺自己的权,少了这几年的贴补,后人难道?要去?讨饭不成?
端王有自己的苦衷,恭王想?的却也?一样。
亲爹还在的时候都沾不上内务府,等日后兄长上位,说不得就更没有机会了。
两府一院,那?可是圣人的私产!
圣人若不想?给,旁人能说什么?
为着?这个,恭王与端王没少别苗头。
偏生这两位,一个是圣人亲子,一个是永世不降的铁杆亲王。
圣人也?没有明言偏袒谁,局面便这样僵持下来。
太子一劝,眼看?着?又有大臣要劝,但?圣人已经拿定了主意,一锤定音。
“先教?太子监国,一日不监国,便一日不能理政。”
群臣只有山呼万岁。
太子且还迷糊着?,还没过?年呢,自己就要监国了?同样迷糊的还有一人,那?就是安王。
与太子不同的是,安王是不懂朝政,且心?思也?不在朝上。
今儿一早安王上朝时,正听见亦安吩咐韦女史,说是今天午膳要吃锅子,等他回去?就有热锅子。
安王满心?都是等会儿早些回王府去?见亦安,这些话于他而言不过?是乱风过?耳,掀不起一丝涟漪。
再者安王身上连个差事都没有,上朝也?不过?是因为他身上有个亲王爵位,必须到场而已。
事实上,没有一个人指望安王在朝政上有所建树。
况且,一个宗藩亲王对朝政指指点?点?,这也?是朝臣们所不能容忍的。
安王在朝堂上不过?妆点?,连个吉祥物都不是。
除了身为亲王的特权,含权量其实是比较低的。
不过?低也?有低的好处。
至少安王的岳父,亦安的亲爹白尚书对此就很满意。
若安王是个实权亲王,他还指不定要被御史怎么骂呢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