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. 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道,那么在名为李卓的这条路上一共有两个岔路口。 第一个岔路口是在偏远山村生活十四年,一朝被寻亲节目找回的那天。 第二个岔路口是在一场宴会上,他被父母痛斥时,一位坐在楼上不知看了多久的宾客忽然出声问出那句: “你们是不是不想要他了?” 他一步步走到几近崩溃的李卓身边,从口袋里抽出一条手帕仔细擦干净他脸上奶油与眼泪的混合物,温声开口道: “他们不要你,我要你。” “来做我的孩子吧。” 至此李卓的前路一片坦途。 * 2015年10月31日 李卓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,永远、永远都不会忘记。 那一群肩上扛着摄像机、衣领边别着收音话筒、衣着光鲜亮丽的城里人找到坪山村时,正是深秋的一个早晨。 当时还不叫李卓,叫杨顺的他正在后山的地里,晃晃荡荡担着两桶水,聚精会神地走在一条极窄极窄的小土路里,想去另一边给自己种的大白菜等蔬菜浇浇水。 倒不是他不想要更近点的地,也不是不想走更好走的路,只因为别的地都是有主的,哪怕荒废着,也不会让给他。杨顺能动的都是些没人看得上的荒地,既是没人要的,大多是些位置偏僻的边边角角。 他又是个懂礼貌的,从不随意横穿踩踏别人的田地,每次便只能走一些弯绕难走的曲折小路。荒地附近没有水源,每次挑水又要去很远,来来回回几趟下来,每次肩膀会留下明显的红印子,要疼很久。 他们当时叫了他五次还是六次吧,不太记得了,反正他一直没理会。 最开始几声是真没听到,后来倒听到了,但他打心底里没觉得这些一点当地口音都没有的普通话是在叫他。 毕竟那些城里人喊的是李卓啊。 谁是李卓?他可不认识。 寻亲节目组中最先冲上来的是一个脾气有点冲的年轻小伙子。 那人头发梳得整齐,穿一身整洁如新的西装,是一看就不像会出现在田地里的人。 不过才...